建筑文化(二)
发布时间: 2013-04-13   浏览次数: 634

 

4、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1、西方人在建筑上着重追求向空间扩展规模,中国人却主要致力于在平面上拓展。
     2、中国建筑对远景效果十分重视,多有着严密和谐的整体规划,呈现优美、柔和的外轮廓线,不同于西方几何图形的“盒子式”的外形。在中距离上,西方建筑以丰富的体量,凹凸变换的平面构图给人留下明确、深刻的印象。而在更近的距离,人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建筑画梁雕栋、栌栾交错的构造,细致精巧的装饰和鲜艳夺目的色彩。
     3、西方主要的建筑风格
A、罗马式 罗马式建筑是因其借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造型、结构,又加以变革、发展而得名。其建筑多为教堂。风格与特色是: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结构;墙壁厚实,圆拱顶厚重;窗窄且小,主体建筑内部狭小、阴暗。
B、拜占廷式拜占廷式建筑是融古代西亚建筑的砖石拱券、古希腊建筑的柱式风格,和古罗马建筑的宏大气势为一体的一种别具特色的建筑。其建筑形制和结构的特点是:平面布局呈辐射状设计,中心为大穹窿(即圆顶式)结构的主体建筑。公元7世纪后,拜占廷式建筑又出现了将中心的大穹窿式结构,改为几个小穹窿群,且平面面积缩小,增加高度的新风格建筑。
C、哥特式哥特,原为灭亡罗马奴隶制帝国的日耳曼族一个支系的名称。“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后,倡导反对封建神权,复兴古罗马文化,遂以“哥特”作为建筑形制和风格的代称,以表示对封建神权的否定。哥特式建筑以教堂为主。其风格一改罗马式建筑厚重、阴暗的特色,和半圆形拱门的式样,代之以线条明快的尖拱券,造型秀挺的尖形拱顶(即小尖塔),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顶,轻盈的飞扶壁,修长的束柱,以及用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棂等,给人以向上升华、神秘的感觉。
D、巴洛克式 “巴洛克”,为葡萄牙语的音译,意为“畸形(歪扭)的珍珠”。17世纪后期,文艺复兴运动逐渐衰落。此时兴起的巴洛克艺术即具有“反叛”之意。故以此名为称,含有贬、否之意。巴洛克式建筑即一反欧洲古典传统和“文艺复兴”建筑的风格,这种建筑以矫揉做作、粉饰的手法,来追求形式上的新奇,以获得特殊效果。多采用堆砌、装饰等方式,将建筑、雕刻和绘画融为一体。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通过艳丽的色彩、华丽的装饰,给人以脱离现实之感。  
除这些别具风格、特色的传统建筑外,西方的传统建筑,还有巴西利卡式、欧洲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式等风格、特色的建筑。
     4、中国的建筑在于创造意境,南北风格差异很大,体现了中国独特的生命精神和生态的审美观

5、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有着独特的单体造型,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以及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
  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
   木构架的优点是:第一、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第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暖之不同,随宜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第三、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减少地震损害。第四、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做。古代黄河中游森林茂密,木材较之砖石便于加工制做。
 (二)独特的单体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丰富多彩。早在汉代已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尖几种基本形式,并有了重檐顶。以后又出现了勾连搭、单坡顶、十字坡顶、盂顶、拱券顶、穹窿顶等许多形式。为了保护木构架,屋顶往往采用较大的出檐。但出檐有碍采光,以及屋顶雨水下泄易冲毁台基,因此后来采用反曲屋面或屋面举拆、屋角起翘,于是屋顶和屋角显得更为轻盈活泼。
 (三)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布置总要以一条主要的纵轴线为主,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则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两侧,东西对峙,组成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院落。这种院落布局既满足了安全与向阳防风寒的生活需要,也符合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和礼教的制度。当一组庭院不能满足需要时,可在主要建筑前后延伸布置多进院落,在主轴线两侧布置跨院(辅助轴线)。曲阜孔庙在主轴线上布置了十进院落,又在主轴线两侧布置了多进跨院。它在奎文阁前为一条轴线,奎文阁以后则为并列的三条轴线。至于坛庙、陵墓等礼制建筑布局,那就更加严整了。这种严整的布局并不呆板僵直,而是将多进、多院落空间,布置成为变化的颇具个性的空间系列。像北京的四合院住宅,它的四进院落各不相同。第一进为横长倒座院,第二进为长方形三合院,第三进为正方形四合院,第四进为横长罩房院。四进院落的平面各异,配以建筑物的不同立面,在院中莳花植树,置山石盆景,使空间环境清新活泼,宁静宜人。
 (四)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装修、装饰特为讲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
   台基和台阶本是房屋的基座和进屋的踏步,但给以雕饰,配以栏杆,就显得格外庄严与雄伟。屋面装饰可以使屋顶的轮廓形象更加优美。如故宫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五脊四坡,正脊两端各饰一龙形大吻,张口吞脊,尾部上卷,四条垂脊的檐角部位各饰有九个琉璃小兽,增加了屋顶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门窗、隔扇属外檐装修,是分隔室内外空间的间隔物,但是装饰性特别强。门窗以其各种形象、花纹、色彩增强了建筑物立面的艺术效果。内檐装修是用以划分房屋内部空间的装置,常用隔扇门、板壁、多宝格、书橱等,它们可以使室内空间产生既分隔又连通的效果。另一种划分室内空间的装置是各种罩,如几腿罩、落地罩、圆光罩、花罩、栏杆罩等,有的还要安装玻璃或糊纱,绘以花卉或题字,使室内充满书卷气味。
   天花即室内的顶棚,是室内上空的一种装修。一般民居房屋制作较为简单,多用木条制成网架,钉在梁上,再糊纸,称「海墁天花」。重要建筑物如殿堂,则用木支条在梁架间搭制方格网,格内装木板,绘以彩画,称「井口天花」。藻井是比天花更具有装饰性的一种屋顶内部装饰,它结构复杂,下方上圆,由三层木架交构组成一个向上隆起如井状的天花板,多用于殿堂、佛坛的上方正中,交木如井,绘有藻纹,故称藻井。
   于建筑物上施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项装饰艺术。它原是施之于梁、柱、门、窗等木构件之上用以防腐、防蠹的油漆,后来逐渐发展演化而为彩画。古代在建筑物上施用彩画,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庶民房舍不准绘彩画,就是在紫禁城内,不同性质的建筑物绘制彩画也有严格的区分。其中和玺彩画属最高的一级,内容以龙为主题,施用于外朝、内廷的主要殿堂,格调华贵。旋子彩画是图案化彩画,画面布局素雅灵活,富于变化,常用于次要宫殿及配殿、门庑等建筑上。再一种是苏式彩画,以山水、人物、草虫、花卉为内容,多用于园苑中的亭台楼阁之上。
 (五)写意的山水园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意境,它与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音乐一样,重在写意。造景家用山水、岩壑、花木、建筑表现某一艺术境界,故中国古典园林有写意山水园之称。从造景艺术创作来说,它摄取万象,塑造典型,托寓自我,通过观察、提炼,尽物态,穷事理,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以之表现自己的情思。赏景者在景的触发中引起某种情思,进而升华为一种意境,故赏景也是一种艺术再创作。这个艺术再创作,是赏景者借景物抒发感情,寄寓情思的自我表现过程,是一种精神升华,使人心性开涤,达到高一层的思想境界。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景的意境大体分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儒学讲求实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重视道德伦理价值和治理国家的政治意义,这种思想反映到园林造景上就是治世境界。老庄思想讲求自然恬淡和炼养身心,以静观、直觉为务,以浪漫主义为审美观,艺术上表现为自然境界。佛、道两教追求涅与幻想成仙,园林造景上反映为神仙境界。治世境界多见于皇家苑囿,如圆明园四十景中约有一半属于治世境界,几乎包含了儒学的哲学、政治、经济、道德、伦理的全部内容。自然境界大半反映在文人园林之中,如宋代苏舜钦的沧浪亭,司马光的独乐园。神仙境界则反映在皇家园林与寺庙园林中,如圆明园中的蓬岛瑶台、方壶胜境、青城山古常道观的会仙桥、武当山南岩宫的飞升岩。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神内涵特征有三。其一,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其二,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其三,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往往动用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成一个整体形象,从空间组合到色彩装饰都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抽掉其中任何一项都会整体效果。

6、中西方建筑特点及差异

     北京故宫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在他的《人论》中说:“人类文化分为各种不同的活动,它们沿着不同的路线进展,追求着不同的目的。”中西文化在形成渊源与缘由、发展逻辑和空间、构建理念与目的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融入、体现在建筑文化或建筑风格上。因此,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等。
     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或不同,都能从历代建筑物以及流传下来的建筑学著作中得到印证和反映。理念与幻想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高度概括过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之间的根本差别。他认为:“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了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了东方艺术。”也就是说,西方建筑在造型方面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力处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等;而中国建筑则具有绘画的特点,其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很注重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等,而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西方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中国则重视空间,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是动态美、空间美、传神美的统一。
     因此,可以认为,欧洲建筑的理念性主要集中体现在“实”上,而中国建筑的幻想性则主要体现在“空”上。模仿与写意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是模仿的产物。
古希腊建筑中的不同柱式建筑就是模仿不同性别的人体美。欧洲人较为重视形式逻辑,讲求逼真,依仗论证,注重体现几何分析性,在建筑的艺术构思与总体布局上较为强调对称、具象以及模拟几何图案美。
     中国人则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部事物的领悟、感受和把握,以及如何艺术地体现出这种心智的领悟和内心的感受,具有很强的写意性。它是一种抽象美的概括与感悟,是某种有形实景与它所象征的无限虚景的结合或者融汇,所追求的是“得意忘象”的意境。中国人也讲究逼真、论证,但须以写意性的“传神”为前提,且形似逊于神似。比如,我国古典建筑物顶上的形如飘风的飞檐翼角,其传神的写意性极富唐代画家张文通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激情,给人以强大的心理感染力。礼乐与逻辑礼乐的概念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乐记》,即美与善、艺术和典章、情感与理性、心理和伦理的密切关系。礼是社会的伦理标准,乐是社会的情感标准,“礼乐相济”或礼乐密切配合就是中国理性精神的表现形态。     
     可以说,中国建筑的艺术感染力就是在理性(礼)基础上所散发出的浪漫情调(乐),它所体现与蕴涵的是中国建筑的某种“诗意”美。这一点与中国人在行为方式上的“思方行圆”的处事方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西方建筑文化比较注重逻辑与论证,其特征可归结为理性与抗争精神、个体与主体意识、天国与宗教理念、建筑艺术处理的合理性与逻辑性,以及强调艺术、技术、环境的协调与布局,重视比例的适当与艺术的精巧,等等。
所有这些特性,在欧洲人的建筑理论中都有所提及或有较多的阐述,在其建筑实体中也有较多的表现。封闭与开放中国的四合院、围墙、影壁等,显示出某种内向、封闭甚至“一劳永逸”的苟安思想倾向,乃至有人认为:“封闭的庭院象征着我们封闭的社会”、“中国是一个‘秦砖汉瓦’的围墙的世界”……西方强调应以外部空间为主,称中心广场为“城市的客厅”、“城市的起居室”等等,有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比如,始建于1756年的法国凡尔赛宫,其占地220亩的后花园与两旁对称且裁剪整齐的树木、一个接一个的水池群雕相即相融,一直伸向远方的城市森林……中国一些较大的宅院或府第,一般都把后花园模拟成自然山水,用建筑和院墙加以围合,内有月牙河,三五亭台,假山错落……显然有将自然统揽于内的倾向。可以说,这是中国人对内平和自守、对外防范求安的某种单纯防守性、自我封闭性、内向抑制性的文化心态在建筑上的反映和体现。保守与进取中国人营造的园林或偏爱的自然胜景等,一般都清高隐逸,或避世脱俗,反映了长期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悠远情谊和守土重农的田园意识。在建筑的整体布局、空间设置、功能划分等方面,则比较注重别人与自我的“安其居,互不相犯”的内在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人倾于保守、防范、协和相安的心理需要,也似乎与“外求自保,内得心安”的品性修养之取向同出一辙。
      欧洲大陆的规则式园林无论在布局、构图及意境等多方面,都给人以眼界开阔、构思宏伟、手法复杂、情调浪漫之感;而其几何式园林则体现了天人对立、人定胜天、天人相分的思维习惯与精神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反映了西方人征服自然的外向、进取、外求的行为模式与价值取向。群体与个体中国建筑尤其是院落式建筑注重群体组合,“院”一般是组合体的基本单位,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较为强调群体而抑制甚至扼制个性发展的反映,或与之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一望无际的大大小小、方方正正的四合院,从地面上层层展开,在时间中呈现她的音韵,每一片青一色的灰色屋顶下,安住着一个温暖的家。若在雨中观景,一派“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丛树万人家”的意境更显得格外幽远与深长,耐人寻味。而西方的单体建筑则表现个性的张扬和“人格”的独立,认为个体突出才是不朽与传世之作。像法国巴黎的万神庙、高达320米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比萨斜塔,美国波士顿的约翰·汉考克大厦等等,都是这一哲学思想或文化理念的典型表现。这些卓然独立、各具风采的建筑,能给人以突出、激越、向上的震撼力和感染力。静态与动态中国园林里的水池、河渠等,一般都呈现某种婉约、纤丽之态,微波弱澜之势。其布局较为注重虚、实结合,情致较为强调动、静分离且静多而动少。这种构思和格局较为适于塑造宽松与疏朗、宁静与幽雅的环境空间,有利于凸现清逸与自然、变换与协调、寄情于景的人文气质,表达“情与景会,意与象通”的意境。宛如中国的山水画,一般都留有些许的“空白”,以所谓的“知白守黑”达到出韵味、显灵气、现意蕴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而西方园林中的喷泉、瀑布、流泉等,大都气韵恢宏而且动态感较强,能表现出某种奔放、灵动、热烈、前涌之势。这一点犹如中国人发明了气功(静态),而西方人发展了竞技体育(动态)一样,其间的异同与意趣,既令人困惑,又十分的耐人寻味。
      含蓄与外露中国较为强调曲线与含蓄美,即“寓言假物,不取直白”。园林的布局、立意、选景等,皆强调虚实结合,文质相辅。或追求自然情致,或钟情田园山水,或曲意寄情托志。工于“借景”以达到含蓄、奥妙,姿态横生;巧用“曲线”以使自然、环境、园林在个性与整体上互为协调、适宁和恬、相得益彰而宛若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手法,近似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比兴”或“隐秀”,重词外之情、言外之意。看似漫不经心、行云流水,实则裁夺奇崛、缜密圆融而意蕴深远。西方则以平直、外露、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为美,比如开阔平坦的大草坪、巨大的露天运动场、雄伟壮丽的高层建筑等等,皆强调轴线和几何图形的分析性,平直、开阔、外露等无疑都是深蕴其中的重要特征,与中国建筑的象征性、暗示性、含蓄性等有着不同的美学理念。承袭与创新中国对形式美和工程技术的把握常凭直觉与经验,较为注重技能的掌握和技巧的运用。在建筑理论、建筑知识的教习上,一般采取师徒承袭或者口传心授的方式。在建筑技能或营造技法的传递线路上,以师徒相授或父子相传为主,若无后继或后学,则往往人亡而艺绝。在建筑技能、技法的运用上,一般沿袭多于创新。在建筑式样的选择上,也往往是模仿大于超越。在建筑理论上,注重对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管理心得的记述,缺乏详尽的总结梳理和理论建树。相对而言,西方则从几何分析入手,强调建筑数据的严格与精确,较为重视建筑理论的突破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式,倡导并积极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与流派,建筑教育则采取系统的、理性化的方式,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和中西医在从业方式、药理运作、术业传授等方面的分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国文化的兼容性,又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吸收和创造,使之更好地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
从建筑风格上看,约公元前后东汉时期,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引进了印度塔的形式创造了中国塔。唐代以后,伊斯兰教从中东传入,引进了伊斯兰清真寺建筑创造了中国的清真寺建筑群样式。在18世纪清乾隆时期,引进了意大利式的花园建于北京的圆明园内,等等。应该说,中国是相当注意引进、吸收外来优秀建筑风格和设计手法的。总之,城市、园林、建筑等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和浓厚的人文精神要素。重视文化传统,探求民族特色,激活本国特殊的文化价值等,已成为国际性建筑思潮之一,建筑风格进入了“各显神通”的时代,人文追求成为建筑新的价值衡量尺度。通过比较中西建筑文化的若干差异,可以看到中西建筑风格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表现韵味。由此,要产生具有中国气派与文化底蕴、历史精神与民族风貌的城市、园林和建筑,就必须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巧妙地融入其中,把民族的、时代的、文化的、发展的要素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建筑作品和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

7、中国现代建筑的特点

     一次大战之后,以格罗皮乌斯及其同事在包豪斯的教学和设计实践为标志,并以勒"柯布西耶在法国的建筑活动为另一标志,在德国、法国、荷兰乃至俄国,先锋派们的建筑设计实验导致各种现代建筑成果层出不穷,1925年前后,现代建筑运动已达到蓬勃发展的势头,并经此席卷整个欧洲,同时逐渐影响世界各地,包括亚洲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
1930年前后的中国建筑界有两点史实十分清楚。其一,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侵占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现代建筑式样,或称"摩登式"、"现代风格"、"万国式"、"国际式"、艺术装饰风格、日本摩登等,其中包含有为数不多但较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其二,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刊杂志、建筑师的交流、建筑教育等方式在中国广为传播。这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在其肇端初始就已波及到中国,并产生效应,中国近代建筑界与世界建筑发展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联系。
     一、现代风格的诞生
     作为远东最大的贸易、金融、工业都市以及对外通商的窗口城市,20年代末的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现代风格的建筑最早正是在这里诞生。1929年9月5日,沙逊大厦在上海外滩南京路口落成,由具有雄厚的设计实力,二三十年代称雄上海的最大设计机构公和洋行(Palmer&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即今香港"巴马丹拿事务所")设计,大厦10(局部13层),塔顶高77m,平面为A字型。钢框架结构,顶部设有19m高的金字塔形铜屋顶。从其形式来说,尽管与我们今天从历史书上看到的世纪初年的世界最高摩天楼--美国芝加哥蒙特格美力公司大楼(Headquarters of Montogomery Ward,1900年建)形象何其相似,但20年代末在复古主义及折衷主义盛行的上海建成无疑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它体型轮廓线类似蒙特格美力向上逐渐收缩,腰部及檐口部位仍然有几何图案装饰,整体姿态尚未走出复古式样,但与周围沉重的西洋古典建筑相比,无论体型、构图,还是装饰细部已有大幅度简化,给人清新挺拔的现代感。沙逊大厦的建成标志着现代思潮的开端,它拉开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现代建筑设计的帷幕。

      公和洋行继沙逊大厦之后,1933年建成河滨公寓,8~10层,平面结合地形成"S"形布局,立而简洁,1933年及1934年先后建成汉弥登大厦及都城饭店,两幢建筑布局、层数、形式几乎一样,塔楼17层,外部处理仅在基座的上沿、顶层压顶和中央塔楼等部位设局部装饰;1934年建成峻岭公寓,平面呈条形五折环状对称布局,中部19层,立面以垂直线条处理。这些摩天楼共同的特征表现为突出建筑的体量,只有极少的几何图样装饰,与沙逊大厦相比,明显已更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特征。作为上海最有影响的设计事务所,公和洋行设计风格的转变,说明30年代初上海建筑界已以现代风格领导设计潮流,公和洋行设计的现代建筑的大显建成,对上海乃至全国建筑界具有重要影响。
      二、外国建筑师对现代风格的追求
      1933年,被誉为中国近代新风格先锋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上海大光明电影院落成,该建筑立面处理成横竖线条交叉构图形式,采取乳黄色曲面外墙,使用大片玻璃窗及方形玻璃灯柱,室内顶棚及墙面线脚自然流畅,一反复古样式
的繁琐常态,立刻受到众人瞩目,与沙逊大厦的过渡性特征不同,它已成近代典型的摩登建筑。邬达克的另一个现代作品国际饭店于次年落成,大楼24层,其中地下2层,地面以上高83.8m,钢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它是当时全国也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并在上海一直保持高度的最高纪录达半个世纪。该建筑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用地局促,平面布置成工字型,立面采取竖线条划分,前部15层以上逐层四面收进成阶梯状,造型高耸挺拔,是20年代美国摩天楼整版。  1935~1937年间设计建成的吴同文住宅更表现出邬达克对现代建筑风俗的追求,这是一座四层钢筋混凝上结构的小住宅,造型采用了局部回弧形体量,带形玻璃窗,流线型室外大楼梯及水平阳台,室内设有带玻璃天顶的日光室、安装弹簧地板的小餐厅,并设有空调、电梯等先进设备,该小住宅从形式到结构及设施,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现代性。

     赉安公司(由法国建筑师A.Leonard及p.Veysseyre组成)在上海摩登建筑的设计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1933年建成的雷米(Eco1e Remi)小学教学楼,完全是一付"国际式"建筑的外貌,建筑3层,设局部四层作学生活动空廊,平面一字型,教室采光良好,钢筋混凝上结构,建筑立面作横线条处理,除立面入口旁设有两个圆形的舷窗外,没有多余的装饰;此外,1935年建成的万国储蓄会公寓及道斐南公寓,1936年建成的法租界麦兰捕房,均是10层或1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立面中部作惯通上下的坚线条处理;两侧作横线条划分,显示出娴熟的现代建筑设计技巧。
     1933年哈沙德洋行设计的永安公司新大楼建成,平面呈三角形状,北部22层,南部8层,钢框架结构;1934年,英商业广公司设计的上海百老汇大厦建成,平面呈"庑巫矗22层,铝钢框架结构;德和洋行设计的仁济医院1932年建成,嘉陵大楼1936年建成;法商营造公司设计的上海回力球场1934年建成,毕卡地公寓1935年建成,外滩法邮大楼1936年建成,这些具有朴素明快现代风格的建筑连续不断的出现,使上海换上了现代城市的时装。
      三、中国建筑师的现代建筑作品
      30年代的中国建筑界正是中国建筑师的"自立"时期,在这与世界相通的现代建筑设计潮流中,中国建筑师在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同时,表现出对现代建筑的热情,此时期从业的主要设计事务所或建筑师几乎都有现代式样的建筑作品。庄俊设计的上海大陆商场1933年建成开张,楼高10层,外部立面只有局部简洁的纹饰,两年后设计建成的上海孙克基产妇医院局部五层,立面中部设竖向体量,两侧带状线条划分,造型式样已接近"国际式"建筑;华盖建筑师事务所,从1932~1947年问的设计作品中有20多项具有明显的现代风格特征,其中包括1938年建成的大上海大戏院及恒利银行、1947年建成的上海浙江第一商业银行等;基泰工程司设计的上海大新公司1936年建成开业,中央大厅设有当时国内首创的自动挟梯,10层钢筋混凝上结构,立面只在屋顶栏杆、花架下的挂落处有局部中国武装饰;范文照是现代建筑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其事务所设计的协发公寓(1933年)、巢雅公寓及上海美琪大戏院(1941年)均显示出现代格调;奚福泉1934年设计建成的上海虹桥疗养院建筑形式完全符合内部功能要求,没有任何与结构无关的装饰,重视功能实用,注意卫生及环境,造型美观大方,已深得现代主义建筑的本质特征。此外,李景沛设计的上海广东银行大楼(1934年)、上海武定路严公馆,董大酉设计的自宅(1935年),陆谦受、吴景奇设计的上海中国银行虹口分行(1936年)等作品都对现代风格进行了探求。1934年设计、1936年建成的上海中国银行大厦是上海外滩唯一一幢中国人为主设计的摩天楼,主楼17层,高约69m,设计人陆谦受完全按功能要求合理组织平面,表现出理性主义的设计思想,立面设计在表现现代建筑特征的同时,局部采用了中国传统装饰,东主楼采用变形的四角攒尖屋顶,檐下装饰有斗拱,檐口及立面接层处,设有荷叶图饰,这种现代与传统共处一体的表征,表现了中国建筑师在自立时期矛盾的文化心理。
      四、现代建筑在近代中国的分布状态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现代建筑的中心城市和前沿阵地,现代风格的建筑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质量也最高,这是因为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此时期的上海已成为中国乃至远东最大的都市,建筑业达到极度繁荣的程度,并因此而给建筑设计行业带来了无限的机会,这一时运吸引了一批外国建筑师、留过洋的中国建筑师以及在海外学习建筑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归国来到上海从事建筑设计,正是这些了解世界的建筑师把发源于欧洲而影响世界的现代建筑思想带到当时远东最繁荣的上海,导致了颇具规模的上海现代建筑设计和建造。就在上海掀起现代建筑浪潮的同时,国内某些城市也出现了向现代风格过渡的简化设计趋势并产生现代建筑作品。
      在南京,华盖建筑师事务所童寓1932~1933年间设计首都饭店,建筑平面根据功能要求结合地形成L形布置,建筑造型朴素大方,已完全没有多余的装饰细部,立面真实反映内部使用功能,具有鲜明的功能主义理性思想;过养默设计的首都最高法院虽然立面中部设有塔状入口,并有竖线条装饰,某种程度上还带有新艺术运动建筑的特征,但建筑体型已明显简洁,装饰已明显减少,表现出向纯净的现代建筑过渡的设计特征;此外,杨廷宝1935年设计建成的大华大戏院,李锦沛设计的新都大戏院(1936年),基泰工程司梁衍设计的国际联欢社(1936年),华盖童寓1937年设计建成的地质矿产陈列馆等建筑均表现出造型简洁新颖、造价经济实经济实惠、形式与功能结合、运用新材料新结构等现代建筑特性,"这种设计倾向在商业与公共建筑中很快得到发展,并逐步形成一种潮流"。
      在天津,"进入30年代,新建筑运动影响所及,已改变了天津近代建筑的面貌,……向现代主义建筑过波成为这一时期天津近代建筑的主流。渤海大楼(1935)及利华大搂(1936)由法国建筑师穆勒(Mu1er)设计,法国俱乐部(1931)及新华信托储蓄银行(1934)由华信工程司沈理源设计,中国大戏院(1935)由英国建筑师B.C.扬及瑞士建筑师陆普(Loup)设计,意租界回力球场(1935)由意大利建筑师鲍乃弟(Bonetti)及瑞士建筑师凯斯勒(Kess1er)设计,此外,天津仁立毛纺厂(1932~1935),香港大楼(1933)等建筑是这一时期天津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
      在武汉,自学成才的建筑师卢镛标起初在汉口景明洋行学习建筑设计两年,30年代开业从事建筑设计,他的一系列作品如1934年设计1936年建成的四明银行,1934年设计1935年建成的中国实业银行,1936年建成的中央信托公司办公楼,这些作品表现出当时最新式的现代建筑意味,"注意内部功能,率先接受欧洲新建筑运动的思想,采用西方先进的结构技术,在当时汉口曾引起轰动。"此外,由景明洋行1929年设计的安利英洋行大楼,景明洋行1935年设计1936年建成的大孚银行大楼等都成为早期汉口现代建筑的代表。
      在青岛,30年代由于远离战火,政局相对安定,外国资本大量涌入,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得到了发展,城市建设形成繁荣的局面,建筑设计在西洋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以及中国传统建筑复兴思想并存的情形下,"西方现代建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波及青岛,出现一些现代主义建筑的模仿和探索",一些建筑"虽然檐部和主入口仍做些几何图形的装饰,但设计思想已在转变。开始注重实用与经济,讲究外型体块和窗洞排列的比例关系,从繁琐的细部装饰和柱式中解脱出来,已在步入现代建筑行列的进程中",如罗邦杰设计,建于1934年的大陆银行;陆谦受、吴景奇设计,建于1934年的中国银行;苏复轩设计,建于1934年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这类建筑设计多出自留洋归来的上海建筑师之子"。此外,还有世少数值得注意的建筑,如东海饭店,由上海新瑞和洋行(英)设计,建于1936年,6层钢筋混凝上结构,建筑造型筒净,是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重要代表作品。
      在昆明,"现代建筑是由部分本地人和更多来自上海等地的外地人引进来的",抗战前后,沿海和内地建筑师、工程师、高级技师纷纷迁入昆明,上海及沿海地区的建筑经验随之西移应用在昆明,现代建筑形式也在昆明大量出现,1939年建成的南屏电影院,1943年建成的安宁温泉宾谊及浴室,以及谊安大厦等建筑是典型的现代建筑的代表,此外大量住宅建筑的设计也体现出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
      在这些城市,现代建筑明显改变了城市面貌,现代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形成了风潮,除此之外,尚存在着建有零星的现代建筑的城市,如古都北京建有梁恩成设计的北京大学地质馆(1934年设计1935年建成),以及北京大学女生宿舍(1931~1932年设计,1935年建成);广州有杨锡宗1935年设计建成的中山大学教员宿舍,郑枝之1936年设计建成的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系馆,陈荣枝1936年设计建成的爱群大厦;在烟台有1935年建成的金城电影院,有1938年建成的现名烟台工人疗养院建筑。
    现代建筑仅在中国近代有限的城市中掀起了一阵波澜,而现代建筑的覆盖面是呈"中心城市上海——受影响较大的城市天津、南京等--只有零星现代建筑的城市北京、广州等",这样一个递减的状态存在。
      五、日本建筑师在东北的现代建筑活动
      20年代中到30年代中,几乎与以上海为中心的其他受现代建筑思潮影响的城市同时期,东北的大城市中也出现了当时流行于日本,被称作"日本近代式"的现代建筑,如沈阳原满铁社员俱乐部(1924年设计,1925年建成),沈阳原奉天自动电后交换局(1927年设计,1928年建成),大连原南满洲电气株式会社乘合自动车待合所(1930年建成),长春原伪国务院总务厅弘报处(1932年建成),哈尔滨会馆(1936年建成),哈尔滨原弘拟会馆(1938年建成)等,这些建筑与当时盛行的折衷主义风格相比,已具备明显的现代风格,但它们又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早期现代建筑的某些特征,比如原满铁建筑课设计的满铁社员俱乐部虽然平面功能组织及立面造型已表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思想,但限于当时当地技术及种种条件,它却采用了砖结构;原关东厅内务局土木课设计的奉天自动电话交换局,三层钢筋混凝上结构,立面造型已相当净化,但建筑审美标准并没有根本改变,立面构图仍可见三段式划分,并采取了较密的竖线条处理;吉田友雄设计的哈尔滨会馆在檐部及入口部位仍可见一些浅浮雕装饰。
      30年代中期以后,建起了为数不多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大连火车站1924年由"满铁"组织方案设计竞赛,太田宗太郎与小林良治的方案中选作为实施方案,1935年开工,1937年建成;三井洋行大楼由1924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当时在东京开设事务所的松田军平设计,外观没有任何装饰,显得朴素简洁;沈阳原日日新闻奉天支社(1937年设计,1938年建成)由"满铁"本社建筑课的横井谦介设计,横井1905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建筑学科,20世纪前半叶在中国东北地区是颇有代表性的日本渡海建筑师。
      此外,以1931年9月18日为时间界限,当日本人把整个满洲当作日本扩大了的领上进行大规模殖民建设时,他们在东北各地制订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规划方案。伪满洲国把长春规划为政治、行政和居住中心,而把沈帕定为工业中心。1932年编制的长春《大新京都市计划》,以当时日本国内建筑界权威人士佐野利器为规划立案顾问,控制区域200km2,实施面积79km2人口50万,都市规划以19世纪巴黎改造规划为模式,并以埃本那泽"霍华德(E. Howard)的花园城市理论为指导思想;1932年编制沈阳《大奉天都邑计划》,此规划按现代主义功能分区的城市现划思想进行设计,城市用地分为居住、商业、工业及绿地四大类,强调交通、工作、居住与游憩的城市功能,除了对各区域内建筑密度有限制外,还对建筑高度作出30m的限高规定。这两个城市的规划实践,说明30年代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已被日本人接受并影响到中国的城市建设。
     尤其是《大奉天部邑计划》在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上具有先驱性,同时对于规划实践远远落后于建筑活动的日本本国的建筑历史也有特殊意义。
     六、现代建筑的风格倾向
     当用"现代建筑"一词时,实际上我们建立起一种建筑形式风格的概念,"现代建筑"有别于当时盛行的具有复古主义思想的折衷主义建筑,包括原国民政府竭力推崇的"中国固有式"建筑以及集仿西方历史上各种形式的西洋建筑,它以形式自由、造型简洁、注重功能、经济合理,没有装饰或少量装饰的特点而成为时代的新风格。现代建筑是在欧洲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下,中国特定社会背景及地区环境中产生的新型建筑,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及建筑师与业主对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理解程度及角反的差异,导致中国此时期的现代建筑从形式及设计思想上来看具有不同的类型。
     现代主义建筑是这一新风格建筑中最具思想深度及时代先进性的令人注目的建筑族类,尽管在数量上寥寥无几,但正是这为数不多的作品使得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现代建筑价值观念的取向更加明确。上海雷米小学(1933年)、上海虹桥疗养院(1934年)、上海孙克基产妇医院(1935年)、北京大学女生宿舍(1935年),是比较早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这四例作品规模虽小,但在设计思想上表现出"体量组合及立面造型追随内部功能"的基本原则,建筑结构选型上,前三者均采用具有建筑技术先进性的钢筋混凝上结构,北大女生宿舍采用砖混结构表现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局限性,这些作品经济、适用、卫生、简洁、不求奢华的清新格调传达了一种即将到来的新建筑时代精神;之后建成的南京首都饭店,青岛汇泉角东海饭店(1936年),大连火车站(1937年),沈阳原日日新闻奉天支社(1938年),昆明南屏电影院(1939年)等作品则是较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南京首都饭店自由轻松的平面布局是顺随地形、最大程度满足内部使用功能要求的结果,说明建筑师已确立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想;大连火车站极为简洁的建筑体型、高度净化的立面竖窗处理、建筑主体与坡道广场的关系处理,处处为旅客着想的功能安排可以看出建筑师在功能主义原则之下,带有极端性地表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观的动机,整体效果给人以强烈的现代震撼;原日日新闻泰天支社的建筑设计注重体型变化组合,立面元素没有装饰,由于建筑位于道路交叉口,转角处的塔楼为城市景观增添了不少色彩,从建筑的构图形式来看,不免让人看到荷兰的现代主义大师,W.M.杜多克设计的希尔弗瑟母市政厅的影子。
     从复古风格到现代主义,建筑形式风格的变化并不是突变和跳跃式的,现代建筑的大多数作品风格处于这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从时序上来说,就在现代主义作品出现之前以及出现的同时,这种"中间状态"的现代建筑一直是构成现代风格的主体成分,这说明在近代,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仍处于萌芽及先锋作品时期,而中间状态的现代建筑却经过了充分盘整和发展成为中国早期现代作品的主体。当现代新风吹来的时候,"西洋复古建筑"及"中国固有建筑"两种设计思想首先与现代思潮相结合而形成两种现代风格,前者表现为体量组合及立面构图仍追求历史样式的均衡、对称、稳重,建筑局部保留西洋图案装饰,但整体风格简洁具有现代感,作品实例如沈阳原奉天自动电话交换局(1928年)、清华大学化学馆(1931年)、青岛原大陆银行青岛分行(1934年),武汉四明银行(1936年),哈尔滨会馆(1936年)等,这些建筑具有古典的骨架、西洋的装饰及现代的风格,是西洋复古风格向现代主义风格脱胎换骨过程的中间形象。后者则表现为对你的体量,庄重的立面构图,中国式的局部装饰,简洁的现代风格,作品如北京交通银行(1931)、吉林大学东西教学修(1931年)、南京原首都中央运动场(1933年)、南京中央医院(1933年)、南京原国民政府外交部(1933年)、上海中国银行(1936)等,这类作品当时被称作"简朴实用式略带中国色彩",它是"中国固有式"建筑思想的新形式,为以"宫殿形式"表现中国固有特色的创作途径摆脱了困境,这类建筑大多由中国建筑师设计,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建筑师具有西洋古典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及现代建筑文化三重建筑文化观念的特点,它是这三种建筑文化观的矛盾统一体。
    艺术装饰风格是另一种"中间状态"的现代建筑类型。艺术装饰风格起源于1925年法国巴黎的"艺术装饰与现代工业国际博览会",20年代末流传到美国形成一种流行的建筑风格,同期也传播到中国成为中国现代建筑的一种主流风格。这一风格的建筑继承了意大利未来主义和立体义的某些特征,追求挺直的几何造型及光滑的流线形式,注重对称的构图、重复的序列、几何图案装饰效果,建筑中常用阶梯形的体量组合、横竖线条的构成立面、圆形的舷窗、圆弧形转角、浮雕装饰等手法,同时又具有现代建筑简洁明快的时代特征。上述上海的多数现代建筑如上海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万国储蓄会公寓、汉弥尔登大厦、百老汇大厦、大陆商场、大新公司等作品均属这类艺术装饰风格。
     七、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积极倡导者
作为建筑师设计实践结果的建筑作品是建筑思想最有力的传播途径,上述众多早期现代建筑尽管多数处于样式模仿或仅带有局限性的诠释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的阶段,但对于现代建筑风潮的形成,以及设计风气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报刊杂志的宣传、建筑教育的传授,以及建筑师本人直接的倡导等等途径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广泛传播,起到推波助澜、创造声势的作用。
     范文照(1893~1979)1921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27年在上海开设私人事务所,在起步时期与中国同时期其他建筑师一样,设计思想没有走出"复古"与"折衷"的历史局限,但是,30年代初随着现代主义的西风在上海刮起的时候,范文照立刻领悟到其先进性并进而转向积极提倡现代主义建筑思想。1933年初,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加入了一位美籍瑞典裔建筑师林朋(CarI Lindbohm),他曾受教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及赖特等人,竭力倡行"国际式"建筑新法,范文照专门召开记者招待会将他介绍给上海建筑界,当时的报纸《时事新报》、《申报》对林朋及"国际式"主张以及范文照与林朋的工程设计进行了连续报道;1933年下半年,范文照事务所又加入了一位年轻的台伙建筑师伍子昂(1908~1987),他1993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建筑学士学位,受到纽约各种新建筑思潮的强烈影响,范文照与林朋及伍子昂的合作,说明他确立了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方向。1934年,范文照撰文对自己早年在中山陵设计竞赛方案中"掺杂中国格式"的复古手法表示了强烈反省,呼吁"大家来纠正这种错误",并提倡与"全然守古"彻底决裂的"全然推新"的现代建筑,他甚至提出了"一座房屋应该从内部做到外部来,切不可从外部做到内部去"这一由内而外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赞成"首先科学化而后美化"。1935年下半年,范文照周游欧洲,更加强了他对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的认识,促使他完成了从思想到手法都彻底转向现代建筑。范文照事务所设计的协发公寓(1933年)、集雅公寓、上海美琪大戏院是典型的现代建筑作品。范文照的现代建筑活动对现代主义思想在近代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说范文照对现代建筑的积极倡导是通过媒体传播影响了近代建筑界的话,那么另一些现代建筑的积极倡导者则是通过他们默默的设计创作及其作品对世人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是近代最多产也是现代建筑作品最多的建筑设计机构华盖建筑师事务所(由赵深、陈植、童寓组成)。华盖建筑师事务所成立于1932年,次年就建成了大上海电影院及上海恒利银行。大上海电影院"外立面底层入口处用黑色磨光大理石贴面,中部有贯通到顶的8根霓虹灯玻璃柱,内部观众厅设计亦采用流线型装饰,被当时舆论誉为"醒目绝伦"、"匠心独具的结晶";上海恒利银行"屋内外采用天然大理石和古色铜料装饰,外墙面贴深褐色面砖,并以假石面饰作垂直线条处理",当时被称为"十足德荷两国最近之作风"。此后又有上海合记公寓、懋华公寓、南京首都饭店(1934年)、浙江兴业银行(1935年)、昆明南屏大戏院(1940年)、上海浙江第一商业银行大楼(1947年)等一系列现代建筑出世。华盖的三位主要合伙人均毕业于学院派体系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但他们不赞成复古主义,曾"相约摒弃大屋顶",坚定地走向了现代主义的建筑之路。
     就在华盖一系列现代建筑创作以及范文照现代建筑活动的同时,近代中国建筑师作为一个群体,实际上多数人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对现代建筑的拥护及倡导。中国最早的建筑留学生、中国建筑师学会创始人及会长庄俊(1888~1990)1935年9月在《中国建筑》上发表文盂《建筑之样式》对现代建筑推崇备至,他认为"摩登式之建筑,犹白话体之文也,能普及而又切用",是"顺时代需要之趋势而成功者也",前述上海大陆商场、上海孙克基产妇医院两例是他接受现代建筑思想、设计风格转向的力作。
      梁思成(1901~1972)1931年进入中国营造学会后,在醉心于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同时,保持着对新的建筑思想的敏感,早在1930年获首选的《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中就己表露出对"洋灰铁筋时代"特征的认识以及对现代建筑的基本观念的理解,他认为在新的时代,"建筑式样大致己无国家地方分别","各建筑物功用之不同而异其形式",应"摒除一切无谓的雕饰",并认为"此种新派实用建筑亦极适用于中国"。梁思成对现代建筑的看法似乎比他同时代的建筑师更深一层。

8、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

     广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指在古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其共同特点是采用古典柱式。狭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指运用“纯正”的古希腊罗马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样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其他地区受它的影响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通常是指狭义而言的。  
     17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化艺术的主导潮流是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理论,认为艺术需要有严格的象数学一样明确清晰的规则和规范。同当时在文学、绘画、戏剧等艺术门类中的情况一样,在建筑中也形成了古典主义建筑理论。法国古典主义理论家J.F.布隆代尔说“美产生于度量和比例”。他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师通过测绘研究古希腊罗马建筑遗迹得出的建筑法式是永恒的金科玉律。他还说,“古典柱式给予其他一切以度量规则”。古典主义者在建筑设计中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巴黎卢佛尔宫东立面的设计突出地体现古典主义建筑的原则,凡尔赛宫也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作。  
     古典主义建筑以法国为中心,向欧洲其他国家传播,后来又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在宫廷建筑、纪念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采用更多,而且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又出现古典复兴建筑的潮流。世界各地许多古典主义建筑作品至今仍然受到赞美。但古典主义不是万能的,更不是永恒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建筑自身的发展,作为完整的建筑体系的古典主义终于逐渐为其他的建筑潮流所替代。但是古典主义建筑作为一项重要的建筑文化遗产,建筑师们仍然在汲取其中有用的因素,用于现代建筑之中。